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預估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中國市場需求及AI需求成為主要驅動力。
近日,國際半導體產業(yè)協會(SEMI)發(fā)布了關于2024年末全球芯片設備市場的預測報告。
報告指出,得益于中國以及人工智能(AI)相關需求的強勁增長,SEMI上調了今年全球半導體(芯片)制造設備的銷售額預估,并預測這一數字將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,且未來兩年將持續(xù)刷新紀錄。
據SEMI發(fā)布的報告,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(新品)銷售額預計將同比增長6.5%至1130億美元,較今年年中(7月)預估的1090億美元有所上調。這一數字不僅將超越2022年的1074億美元,更將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SEMI還預測,2025年和2026年的銷售額將分別增長7%和15%,達到1210億美元和1390億美元,繼續(xù)刷新歷史紀錄。
SEMI CEO Ajit Manocha表示:“對半導體制造的投資預計將連續(xù)三年呈現增長,這反映了該產業(yè)在支撐全球經濟、推動技術創(chuàng)新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。特別是自2024年年中以來,芯片設備銷售額的前景變得更為樂觀,尤其是中國和AI相關領域的投資超乎預期。”
在細分市場中,SEMI指出,2024年全球芯片前段制程制造設備(晶圓廠設備,WFE)銷售額預計將同比增長5.4%至1010億美元,同樣高于年中預估的980億美元,并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這一上調主要反映了AI運算需求推動DRAM(動態(tài)隨機存取存儲器)及HBM(高帶寬存儲器)投資的持續(xù)強勁,以及中國投資對WFE市場的持續(xù)擴大帶來的重大貢獻。
此外,SEMI還預測,截至2026年,中國、臺灣和韓國有望持續(xù)維持芯片設備采購額前三大的位置。盡管中國經濟增速預計會放緩,但設備采購額將持續(xù)穩(wěn)健,預計在預測期間(截至2026年)中國將保持領先地位。2024年,中國市場的設備出貨額預計將達到史上最高的490億美元,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(WSTS)也在近期上調了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預估。由于AI相關投資的強勁增長,帶動了GPU等邏輯芯片和存儲器的需求擴大,WSTS將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估從之前的6112.31億美元上調至6268.69億美元,同比增長19.0%,同樣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
其中,WSTS將2024年全球芯片(IC)銷售額預估從之前的5174.57億美元上調至5344.99億美元,同比增長24.8%。在IC細分市場中,存儲器銷售額預計將從之前的1631.53億美元上調至1670.53億美元,同比增長81.0%;而包含CPU等產品在內的邏輯芯片銷售額預計將從之前的1976.56億美元上調至2087.23億美元,同比增長16.9%。
本文轉載自:微電子制造
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
不代表上海隱冠半導體立場